开源的真谛——自由、开放。
王开源在《开源中国说》的演讲中说到:“自由的哲学是:自由作为人类普世价值观是广泛存在、普遍拥有的,自由软件就是自由价值观广泛存在人类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而自由的理念是全人类普遍追求的理想,无产阶级的自由是全社会的终极自由。”我认为,自由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风气,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
学习开源,首先,从简单做起。刚开始的时候学习一些领域内基础理论,然后找一些简单的东西去实现,不能一开始就去找开源项目。建议大家经常动手写一些小程序,如改进宿舍网络登录客户端等。积小成多,能显著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其次,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和自己生活或工作有联系,这样才会有乐趣或动力
在实习之前我特地做了一些功课,比如给自己的电脑装上了Linux系统,比如开始自学php语言。但正式实习的第一天我仍旧陷入了困境。我被导师分配了一项任务“利用java语言实现权限管理系统”。对于我这个数学系的学生,在一个陌生的计算机汇编语言面前战斗力一下子跌到了零。于是我决心在短时间内自学会java,但到头来还是发现这种东西是很难速成的。直到在几次会议上认真聆听了张总以及孙总的讲话,我才意识到其实有些任务光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开源的思想和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最终通过整合网上的一些资源以及借助周围人的力量我顺利完成了这项准就业任务。
其实LUPA人才芯片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充满着开源文化的可以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圈子,它更是通过其特有的导师考核准就业模式搭建了一个企业与人才无缝对接的平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开源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体会到互联网思维模式对传统思维模式带来的冲击。
在实习的地方一幅书写着“海纳百川”四个大字的书法作品赫然醒目,这四个字的内涵正是LUPA所要传递的理念,也正是开源精神的核心所在。开放资源,集思广益,海纳百川,才能实现真正所谓的“有容乃大”。而对于我来说,这段时间实习所收获的也绝非是认识了几个朋友,完成了几项任务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场开源思想的洗礼,相信这将使我受益终生
总结一点:学习开源,尽可能在代码里找答案,而不是在代码之外找答案,那些都是二手的,而且很可能不准确。